11月26日,m6体育入口2013级本科生党支部曹东祥,2014、2015级本科生党支部王楚瑜、张文祥、冯洁茹、郭凯文、黄泰榕一行来到郑汉鼎教授的家中,围坐于老教授身旁,促膝长谈,听老先生讲那过去的故事。
1953年,郑汉鼎老先生在新中国解放后进入北京大学数学与力学系学习,当时的年代学风淳朴,每一位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人都一心上进,教师经历了抗日战争的波折,重回课堂、重拾粉笔也是热情高涨,北大校园整体呈现出“向科学进军”的激昂氛围。大锅饭、粮票是50年代的标志词,郑老对“站着吃饭,一人一勺子”的生活场面还记忆犹新,然而印象最深的是北大师生对求知的执着信念:“我要学好,做出成就”道出了追求真理的满腔壮志。郑老接触高等数学时值青壮年,经过政治变革,重温科研已近50岁了,因此他认为21世纪的青年处于生活水平高、师资力量强的黄金年代,最有实力开展科研训练。
郑老是我国运筹学研究的“拓荒者”,“走上运筹学这条路是国家分配的任务,但是慢慢品悟后就会逐渐理解”,经过日复一日的摸索,他对运筹学的核心技术产生愈发浓厚的兴趣。“过分强调‘理论联系实际’是当时我国对待基础学科的认知误区”,郑老认为数学研究重在个人兴趣,有兴趣才有深入的意志,有深入的意志自然能催生理论成就。郑老早年在造船厂工作过,将运筹学知识应用于样条函数、曲面方程的刻画,使船型钢板制作更加精准。
我们还与郑老聊到他对数学建模、交叉学科的看法。运筹学不仅涉及到数学知识,经济知识、计算机编程能力同样不可或缺,“我在1981年去参加国际运筹学大会,去的大部分人都研究经济、企业管理,只有极个别人研究纯数学,我就是其中之一。”郑老以运筹学为例,正是由于交叉学科的融合,才使其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。